Helene落英

李渊李建成手下“投秦”名单汇总

屈突通,隋河东守将,左骁卫大将军,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中李建成与刘文静“屯永丰仓,守潼关,备他盗”备的就是他,这算是很有接触机会、一招降就该收为己用了吧?——结果屈突通降唐后,“为太宗行军元帅长史”“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,镇于洛阳”;武德九年参加玄武门之变。

张士贵,传说中薛仁贵的恩人,隋末在虢州聚众起义,于太原起兵路上投奔李渊;义宁二年唐军第一次东征洛阳时,属左元帅李建成麾下,授第一军总管,先锋徇地(见《张士贵墓志》)——武德五年,张士贵于曹州为李世民所征,授秦王府右库真骠骑将军;武德九年参加玄武门之变。

温大雅,《大唐创业起居注》的作者,北齐文林馆学士之子,太原起兵时为李渊大将军府记室参军——武德初年成书时把李渊夸得天花乱坠——到了武德末年,奉李世民之命镇洛阳以备变,“大雅数陈秘策,甚蒙嘉赏”。

安元寿,祖上粟特人,其父安兴贵为右骁卫将军、凉国公,世代凉州豪强,武德二年杀西凉反王李轨,以众来降。李渊令李建成往原州应接之,结果“时甚暑,而驰猎无度,士卒不堪其劳,逃者过半”——武德九年,“皇基肇建,二凶构逆”,安元寿“特蒙驱使,委以腹心”,“披甲宿卫”于太极宫西侧的嘉猷门。[5]

姚思廉,带着梁、陈两国史稿入隋的南朝史学家、代王杨侑侍读。唐军攻破长安,杨侑府属惊骇奔逃,唯有姚思廉一介书生单身护主,最终使得李渊来到顺阳阁下拜见代王而去——按说这种“忠义典范”又能掌握笔杆子又不会带兵的人,把他当个典型树起来简直有百利而无一害,结果“高祖受禅,姚思廉授秦王文学”,还一度前往经营洛阳。[6]

李安远,世袭城阳公,李渊的老朋友。太原起兵路上,李渊打下绛郡后,曾特地去他家吃饭叙旧[7],武德元年授右武卫大将军,又使于吐谷浑,与敦和好,促成互市——后来李建成曾试图拉拢李安远“以为党援,安远固拒之,由是太宗益加亲信。”[8]

窦轨,李渊故太穆皇后窦氏的族兄,世袭酂国公。李渊起兵入关,窦轨于华阴永丰仓来投,受陇西公李建成节度,攻打长安时为李建成东面大将,武德元年授太子詹事;武德三年,唐朝设立益州道行台,窦轨作为行台左仆射出镇巴蜀[9],受行台尚书令李世民所统——可能有人会说这是遥领,然而“玄武门之变”发生后,李世民派窦轨的儿子“驰驿诣益州”通知窦轨,窦轨还趁机杀了一个跟自己有仇的疑似太子党韦云起。[10]

(也许依旧有人认为窦轨“公报私仇”不能说明站队:京师生变时,对付地方大员的正常做法是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时间差、遣使征召入朝以观其变,像这种“让你儿子拿着政变成功的消息快马加鞭去通知你”的,都是亲信……)

杨琮,祖上为南陈中书舍人,父杨林甫为隋朝柳城太守。李渊起兵后,派杨琮招降其父,以柳城郡归唐——然后,杨琮武德初做了秦王府参军;隐太子事平,李世民诏亲王、宰相等入宴,唯独杨琮破格参加,“太宗赐《怀昔赋》,申以恩意”。[11]

独孤彦云,其父独孤楷,北齐兵败后编入独孤信部下,在隋为汝阳郡公,右监门卫将军,原州、益州、并州总管[12]——武德九年,独孤彦云随长孙无忌“入玄武门讨建成、元吉,平之”。[13]

周范,其父周法尚,由南入北的大将,平陈功臣,封谯郡公,永、桂、云三州总管[14]——唐朝开国后,周范投奔长安,武德五年绶秦王府右库真车骑将军,“九年六月,改授太子右内率”,后来还作为“渭水六骑”之一跟随刚刚即位的唐太宗去跟颉利单刀赴会。[15]

(如果有人认为单凭一句“九年六月”不能说明周范参加了玄武门,那么我觉得我们读的肯定不是同一套语言体系下的史家笔法……

黄君汉,翟让瓦岗的代表人物,瓦岗兵败后以怀州降唐,封怀州总管、虢国公,李渊还特地派遣画工绘其图象,以示褒赏——武德八年后“大君有作,甯济区夏”,黄君汉“望仁义而归往,随讴歌以欣戴”,帮助李世民“式清宫禁”。 


上述名单中提到的人,都是“先认识李渊/李建成,在李渊/李建成手下做过事,但最终在玄武门出了大力”的人,不包括名义上投奔唐高祖、实际上直接归入秦王李世民麾下的秦琼程咬金等人,不包括“太原元从”中同时认识李渊、李世民父子的长孙顺德段志玄庞卿恽等人,不包括内心倾向于秦王、但只是吹吹耳边风没有上手的宰相萧瑀陈叔达等人。


本来没啥好说的,但是鉴于总有无脑黑认为“李世民的班底都是李渊/李建成”塞给他的,或者“李世民能招到降将离不开李建成的后方文治功劳”,或者“只有底层的军头才会豁出命来推翻正统”——那我们就来看看“玄武门功臣”中,究竟有多少是反水者,有多少是文士,有多少是勋贵?

良禽择木而栖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


史料来源:

[1]《旧唐书·太宗本纪上》:九年,皇太子建成、齐王元吉谋害太宗。六月四日,太宗率长孙无忌、尉迟敬德、房玄龄、杜如晦、宇文士及、高士廉、侯君集、程知节、秦叔宝、段志玄、屈突通、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。

《旧唐书·屈突通传》:世充平,通功为第一,寻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,镇于洛阳。……隐太子之诛也,通复检校行台仆射,驰镇洛阳。《资治通鉴·唐纪七》:世民命纵禁苑鹰犬,罢四方贡献,听百官各陈治道,政令简肃,中外大悦。以屈突通为陕东大行台左仆射,镇洛阳。

[2]《张士贵墓志》:义宁二年,隐太子之东讨也,以公材光晋用,誉重汉飞,战有必胜之资,威有惮邻之锐,授第一军总管,先锋徇地……徐圆朗以兖州举兵,公从淮安王便道击败,太宗征公于曹州奉见,深用嘉止。太宗居帝子之尊,极天人之望,府僚之选,允归时杰。以公素啖威名,授秦王府右库真骠骑将军。(“玄武门之变”参与人员名单同上。)

[3]《新唐书·温大雅传》:进工部侍郎、陕东道大行台尚书。隐太子图乱,秦王表大雅镇洛阳须变,数陈秘画,多所嘉纳。王即位,转礼部,封黎国公。

[4]《旧唐书·高祖二十二子传》:时凉州人安兴贵杀贼帅李轨,以众来降,令建成往原州应接之。时甚暑,而驰猎无度,士卒不堪其劳,逃者过半。

[5]《安元寿墓志》:於时皇基肇建,二凶构逆。公特蒙驱使,委以腹心,奉敕被甲於嘉猷门宿卫。既而内难克除,太宗践极,爵禄攸设,先酬擐甲之劳;赏命所加,用答披荆之。特拜公右千牛备身。

[6]《新唐书·姚思廉传》:高祖定京师,府僚皆奔亡,独思廉侍王,兵将升殿,思廉厉声曰:"唐公起义,本安王室,若等不宜无礼于王。"众眙却,布列阶下。帝义之,听扶王至顺阳閤,泣辞去。……俄授秦王府文学。王讨徐圆朗,尝语隋事,慨然叹曰:"姚思廉蒙素刃以明大节,古所难者。"时思廉在洛阳,遣使遗物三百段,致书曰:"景想节义,故有是赠。"

[7]《大唐创业起居注·卷二》:辛卯,帝观兵于绛城,将士等争欲先登,因而纵上。自卯及巳,遂取之。而食于正平县令李安远之宅。

《旧唐书·李安远传》:及义兵攻绛郡,安远与通守陈叔达婴城自守。城陷,高祖与安远有旧,驰至其宅抚慰之,引与同食。

[8]《旧唐书·李安远传》:后隐太子建成潜引以为党援,安远固拒之,由是太宗益加亲信。贞观初,历潞州都督、怀州刺史。历任颇有声绩,然伤于严急,时论少之。

[9]《大唐创业起居注·卷二》:相继有华阴县令李孝常据永丰仓,遣子弟妹夫窦轨等送款,仍便应接河西关上兵马。……丙寅,遣世子陇西公将司马刘文静、统军王长谐、姜宝谊、宝琮诸军数万人,屯永丰仓,守潼关,备他盗,尉抚使人窦轨等受节度焉。

《旧唐书·窦轨传》:武德元年,授太子詹事。会赤排羌作乱,与薛举叛将钟俱仇同寇汉中。拜轨秦州总管,与贼连战皆捷,余党悉降。进封酂国公。三年,迁益州道行台左仆射,许以便宜从事。

[10]《旧唐书·韦云起传》:隐太子之死也,敕遣轨息驰驿诣益州报轨,轨乃疑云起弟庆俭、堂弟庆嗣及亲族并事东宫,虑其闻状或将为变,先设备而后告之。云起果不信,问曰:"诏书何在?"轨曰:"公,建成党也,今不奉诏,同反明矣。"遂执杀之。

[11]《新唐书·杨瑒传》:林甫字卫卿,为柳城太守,高祖军兴,遣其子琮招之,挈郡以来,授检校总管,足疾不能造朝。……琮字孝璋,为上津令。会天下乱,去官,与秦王同里居。武德初,为王府参军,兼库直。隐太子事平,诏亲王、宰相一人入宴,而琮独预,太宗赐《怀昔赋》,申以恩意。

[12]《北史·列传第六十一·独孤楷传》:独孤楷,字脩则……父屯,从齐神武帝与周师战于沙苑,齐师败绩,因为柱国独孤信所禽,配为士伍,给使信家,渐得亲近,因赐姓独孤氏……及受禅,拜右监门将军。进封汝阳郡公。仁寿初,出为原州总管。……子凌云、平云、彦云,皆知名。

[13]《旧唐书·长孙无忌传》:六月四日,无忌与尉迟敬德、侯君集、张公谨、刘师立、公孙武达、独孤彦云、杜君绰、郑仁泰、李孟尝等九人,入玄武门讨建成、元吉,平之。

[14]《隋书·列传第三十·周法尚传》:……年十八,为陈始兴王中兵参军,寻加伏波将军。……(隋)高祖受禅,拜巴州刺史,破三鵶叛蛮于铁山,复从柱国王谊击走陈寇。迁衡州总管四州诸军事,改封谯郡公,邑二千户。……及伐陈之役,以行军总管隶秦孝王,率舟师三万出于樊口。陈城州刺史熊门超出师拒战,击破之,擒超于阵。……炀帝嗣位,转云州刺史。……赠武卫大将军,谥曰僖。

[15]《左屯卫大将军周孝范碑铭并序》:父某,随大将军使持节永、桂、云三州,总管卅一州诸军事、左武卫将军、谯僖公。……及皇明革运,品物咸亨,越自遐方,归于京城。……九年六月,改授太子右内率,仍检校北门诸仗。(详见《文馆词林·卷四百五十三》&《唐文拾遗·卷十五》)

《新唐书·列传第一百四十上·突厥上》:……帝不许,系于门下省。乃与侍中高士廉、中书令房玄龄、将军周范等驰六骑出玄武门,幸渭上,与可汗隔水语,且责其负约。

评论(4)

热度(113)

  1. 共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